摘要:企業生產中發生的意外事故,絕大部分都是由于人的因素造成的,人的不安全行為則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。文中闡述了人的不安全行為的概念,并對其產生的原因進行了分析,給出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的措施,以規范人的行為,防止事故的發生,促進企業生產經營的健康發展。
全國一年的事故損失,相當于1000多萬個職工一年的辛勤勞動化為烏有,相當于近億農民一年顆粒無收。
——我國第一部安全經濟學的作者羅云痛心地說。
上百部法律為何管不住“事故頻發”?
——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主管的《勞動保護》雜志的文章感慨萬千。
這一切源于一個亙古不變的命題——安全!從宇宙混沌生命誕生的那一刻起,它就被賦予了無比沉重的意義;生命的足跡未來無論拓展到哪里,人類都無法擺脫,必須面對;人類要生存發展,勞動創造,擁有財富,它是這一切的保障;不僅如此,安全問題更是排在我國黨和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。胡錦濤總書記在
因此,安全生產永遠也必然是企業生存發展的第一要務,那么企業應該從何做、如何做呢?儒家思想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荀況先生曾經說過“防為上,救次之,戒為下”,企業安全生產就是要在企業在生產經營中加強安全管理,消除事故隱患,防止事故發生,保障員工的安全與健康,確保正常有序地進行生產經營的活動過程。
影響企業安全生產的因素主要是人和物的因素。在生產過程中,物的不安全狀態極易出現。但所有的物的不安全狀態,都與人的不安全行為或人的操作、管理失誤有關。往往在物的不安全狀態背后,隱藏著人的不安全行為或人的失誤。
據報道,2008年全國共發生各類安全生產事故413752起,死亡91172人。我國每年因自然災害、事故災害和社會安全事件等突發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員傷亡已逾百萬,經濟損失高達6500億元,約占我國GDP的6%。